检察日报记者蒋长顺 通讯员阮禹恒 侯婷婷互盈策略
“检察官,我的工资已经全部结清了!”9月1日,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收到了农民工李某发来的微信消息。经检察机关依法支持起诉,李某终于拿到了期盼已久的工资。该案从立案到达成和解、完成支付,仅用时5天。
今年8月,猇亭区检察院检察官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农民工李某的烦“薪”事:他在某建筑工地做工结束后,迟迟未能拿到应得的8000元劳务费。李某多次联系公司负责人互盈策略,对方却以银行卡信息有误、工作质量不达标等各种理由一再拖延支付。
对靠干体力活养家糊口的农民工来说,每一分钱都是汗珠子摔八瓣挣来的。承办检察官第一时间向李某介绍了民事支持起诉职能,引导其依法维权,并于当天正式受理了李某的支持起诉申请。
受理案件后,承办检察官通过调查核实,认定李某符合支持起诉条件,其诉求合法合理,应当予以支持。随后,承办检察官多次电话联系某建设公司负责人王某,但王某始终推诿。为实现“办理一案、解决一事、温暖一方”的办案效果,检察官没有简单地就案办案,而是坚持“检察监督+化解矛盾”并举,从法理情多角度出发,多次与工地承包方沟通,同时邀请工程发包方参与,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并通过耐心释法说理,阐明拖欠工资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对企业信用的影响。最终,王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李某达成和解协议并承诺尽快支付欠薪。于是,在李某递交支持起诉申请书的第五天,他就收到了被拖欠的8000元劳务费。
案结并非终点。9月3日,该院检察干警深入辖区建筑工地,开展“送法进工地”普法宣传活动。结合该起典型案例,干警围绕民法典、《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聚焦欠薪追讨、工伤维权、劳动合同签订等农民工高度关注的法律问题,以案释法、现场答疑、发放手册,用农民工们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的方式,引导他们依法维权,督促企业规范用工。
“小案不小看,小案不小办。我们将持续、充分发挥民事支持起诉职能作用,加大对农民工等特定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以更高质效的检察履职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盼互盈策略,用法治力量守好民生‘底线’。”该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刘辉如是说。
信康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